我在交際上一直做得很差
我知道
但是我卻很自以為的認為我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錯了,大大的錯了
之前幾天,我還一直沉浸在與朋友交談的愉悅中
甚至是在不久前也是
然後,我才知道
我錯了
原來我沒有我自己想像得那麼好
不停的自省現在顯得多餘
然後我聽見嘲弄的聲音
從我的心底
我想我會繼續獨善其身
不僅僅是因為......
也因為我害怕
害怕犯錯,害怕接觸不同於我的每一個人
我並不喜歡自我封閉
只是我不在乎都只存在表面上
我會介意,我會愧疚
我會感到罪惡
我甚至會有不如歸去的念頭
然後我將再一次囚禁我自己
我根本就不懂你的心思
你的心思,你的心思
甚至是你的心思
然後在你的世界加入了我的污穢
我的自以為
原來,所以
我懂了
我的自以為
2006年5月29日
少女小漁-口頭稿
關於作者:
嚴歌苓於一九五八生於上海,她很早就接觸到文學。她的父親蕭馬(筆名)是中國大陸的知名作家,兄長嚴歌平也頗能寫作。
一九八九年,她來到美國。首先進入芝加哥藝術學院文學系,一邊學英文,一邊寫作,為支持生活,她利用假期去做保母、老人看護、餐館服務生,為了背更多的英文,她連胳膊上都寫著英語單字。
她是芝加哥藝術學院文學系一百多年歷史上唯一的東方人,備受同學的注目。她寫了一篇有關乞丐的故事,在班上引起了爭論,也突顯東西方的思想差異。
嚴歌苓在美國發現了另一種角度寫作──移民角度。嚴歌苓曾說:「移民,這個最脆弱的,最敏感的生命形式,它能對殘酷的環境做出最逼真的反應,移民的生活注定充滿戲劇性。」
她的人生也頗具戲劇性。她曾入解放軍服務過,在十多年的軍旅生活裡,看透了人情冷暖。二十四歲時與一個青年作家結了婚,但在五年後離婚。在移民美國後,與現任丈夫也是一波三折。為了娶嚴歌苓這個中國作家,她的丈夫丟掉了外交官的美差,自己也被美國聯邦調查局作為「間諜」的懷疑對象,受到審問、監聽甚至測謊等不公平的調查。
嚴歌苓同時也是一個有名編劇。她寫過電影劇本,而她自己的許多作品都曾被改編為電影。
關於本文:
「少女小漁」是一個發生美國的故事。小漁跟著男朋友──江偉移民到美國,為了得到「綠卡」,決定做一場交易──假結婚。故事也就從這場假結婚開始。
小漁假結婚的對象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老藝術家,小說未提及他的名字,但電影賦予他一個馬里奧的名字。跟江偉比較起來,我個人認為這個老人才是男主角。
老人還有一個老情人叫做瑞塔,義大利人。
這故事的四個主要角色。
小漁所代表的是一個傳統的東方女性,凡事都逆來順受。她思考的邏輯簡單卻也細膩。對於跟老人結婚,她自己清楚,這就只是一個交易;但一手安排這場婚姻的江偉可就不這麼想了,或許他也沒料到自己會這麼想。
江偉就像是大多數的男生,看到自己的女朋友與別人在一起就足以引起醋意和忌妒,更別論是親吻了,就算那只像是一種形式。在現實逼迫小漁與老人要確實履行「婚姻」之後,他更加覺得不安,一種像是大男人主義的意識控制了自己。他限制小漁的行動,不許小漁太過關心除了自己以外的男性;也對小漁大發脾氣,懷疑她的動機,然後產生了不信任。江偉就像是小孩捍衛自己喜愛的玩具一般,別人都碰不得,接近不得。
這場婚姻的另一個要角,老人也認為這單純是一場交易,而且可以適時的敲詐──他也的確這麼做了,但是他卻無形的在改變。
故事對於老人的心境沒有做太多描述──跟其他人相比,我認為他的思維要複雜的多。他是小漁法定上的丈夫,儘管那只是一場交易,但跟小漁差了半世紀年齡的他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心態,特別是當他與小漁還有瑞塔三人一同生活在一起時。
我想老人他是沒有踰矩的想法產生,他對小漁是關愛的,用一個長輩的身分去對待小漁。他幫晚歸的她開燈;在得知小漁是步行上工後,他開始上街拉琴賣藝。我無法得知是什麼驅使他有如此改變,也許是他對小漁產生愧疚;又或者是像瑞塔所說的一般:「跟人在一起,畜生就變得像人;跟畜生在一起,人就變了畜生」吧?這個說法也許帶點戲謔,但我卻一點嘲笑的意味也沒有,因為老人開始懂得生活這回事。
瑞塔無疑的就是另一個江偉,之於老人。他們像是沒有明天的過著,在小漁與老人「結婚」之前。作者對瑞塔的描述也不多,她離開的原因就像是蒙上一層霧,好像看得到卻又不是那麼清晰,也許是爭一口氣吧?比起東方,西方的女性要有想法與行動多了。
關於這看似簡單卻是複雜的四角關係,瑞塔是最先抽身的;江偉是庸人自擾;小漁是清楚,理智;老人則是讓人疑惑。因為我還年輕,我很難理解老人改變的原因,尤其是他曾經墮落了那麼久,我只能從文章中的隻字片語推測出也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我沒有貶低他們的意思,只是與後來比較,先前的顯然較差一點。當然,他們可能不這麼認為。
整部作品看下來,最讓我感興趣的是老人。作者對於小漁的想法跟江偉的忌妒著墨許多,但老人都是用小漁的角度去臆測,讓人無從得知他的真正想法,也許就是那樣的未知而令我注意吧?所以我也才認定老人是這部作品的男主角。
題外話,關於大男人主義這東西,早在聖經上就有記載。舊約‧創世紀裡夏娃受到誘惑食用禁果,讓人類背負原罪,在耶和華對兩人審判的內容中提到了妻子必須接受丈夫的管轄,這應該是最早的男女不平等吧?聖經中的「女性是人類受苦的根源」影響西方很深。女權主義一直到十七世紀得以產生,十八世紀才開始有女權運動,解開了千年的枷鎖。
嚴歌苓於一九五八生於上海,她很早就接觸到文學。她的父親蕭馬(筆名)是中國大陸的知名作家,兄長嚴歌平也頗能寫作。
一九八九年,她來到美國。首先進入芝加哥藝術學院文學系,一邊學英文,一邊寫作,為支持生活,她利用假期去做保母、老人看護、餐館服務生,為了背更多的英文,她連胳膊上都寫著英語單字。
她是芝加哥藝術學院文學系一百多年歷史上唯一的東方人,備受同學的注目。她寫了一篇有關乞丐的故事,在班上引起了爭論,也突顯東西方的思想差異。
嚴歌苓在美國發現了另一種角度寫作──移民角度。嚴歌苓曾說:「移民,這個最脆弱的,最敏感的生命形式,它能對殘酷的環境做出最逼真的反應,移民的生活注定充滿戲劇性。」
她的人生也頗具戲劇性。她曾入解放軍服務過,在十多年的軍旅生活裡,看透了人情冷暖。二十四歲時與一個青年作家結了婚,但在五年後離婚。在移民美國後,與現任丈夫也是一波三折。為了娶嚴歌苓這個中國作家,她的丈夫丟掉了外交官的美差,自己也被美國聯邦調查局作為「間諜」的懷疑對象,受到審問、監聽甚至測謊等不公平的調查。
嚴歌苓同時也是一個有名編劇。她寫過電影劇本,而她自己的許多作品都曾被改編為電影。
關於本文:
「少女小漁」是一個發生美國的故事。小漁跟著男朋友──江偉移民到美國,為了得到「綠卡」,決定做一場交易──假結婚。故事也就從這場假結婚開始。
小漁假結婚的對象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老藝術家,小說未提及他的名字,但電影賦予他一個馬里奧的名字。跟江偉比較起來,我個人認為這個老人才是男主角。
老人還有一個老情人叫做瑞塔,義大利人。
這故事的四個主要角色。
小漁所代表的是一個傳統的東方女性,凡事都逆來順受。她思考的邏輯簡單卻也細膩。對於跟老人結婚,她自己清楚,這就只是一個交易;但一手安排這場婚姻的江偉可就不這麼想了,或許他也沒料到自己會這麼想。
江偉就像是大多數的男生,看到自己的女朋友與別人在一起就足以引起醋意和忌妒,更別論是親吻了,就算那只像是一種形式。在現實逼迫小漁與老人要確實履行「婚姻」之後,他更加覺得不安,一種像是大男人主義的意識控制了自己。他限制小漁的行動,不許小漁太過關心除了自己以外的男性;也對小漁大發脾氣,懷疑她的動機,然後產生了不信任。江偉就像是小孩捍衛自己喜愛的玩具一般,別人都碰不得,接近不得。
這場婚姻的另一個要角,老人也認為這單純是一場交易,而且可以適時的敲詐──他也的確這麼做了,但是他卻無形的在改變。
故事對於老人的心境沒有做太多描述──跟其他人相比,我認為他的思維要複雜的多。他是小漁法定上的丈夫,儘管那只是一場交易,但跟小漁差了半世紀年齡的他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心態,特別是當他與小漁還有瑞塔三人一同生活在一起時。
我想老人他是沒有踰矩的想法產生,他對小漁是關愛的,用一個長輩的身分去對待小漁。他幫晚歸的她開燈;在得知小漁是步行上工後,他開始上街拉琴賣藝。我無法得知是什麼驅使他有如此改變,也許是他對小漁產生愧疚;又或者是像瑞塔所說的一般:「跟人在一起,畜生就變得像人;跟畜生在一起,人就變了畜生」吧?這個說法也許帶點戲謔,但我卻一點嘲笑的意味也沒有,因為老人開始懂得生活這回事。
瑞塔無疑的就是另一個江偉,之於老人。他們像是沒有明天的過著,在小漁與老人「結婚」之前。作者對瑞塔的描述也不多,她離開的原因就像是蒙上一層霧,好像看得到卻又不是那麼清晰,也許是爭一口氣吧?比起東方,西方的女性要有想法與行動多了。
關於這看似簡單卻是複雜的四角關係,瑞塔是最先抽身的;江偉是庸人自擾;小漁是清楚,理智;老人則是讓人疑惑。因為我還年輕,我很難理解老人改變的原因,尤其是他曾經墮落了那麼久,我只能從文章中的隻字片語推測出也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我沒有貶低他們的意思,只是與後來比較,先前的顯然較差一點。當然,他們可能不這麼認為。
整部作品看下來,最讓我感興趣的是老人。作者對於小漁的想法跟江偉的忌妒著墨許多,但老人都是用小漁的角度去臆測,讓人無從得知他的真正想法,也許就是那樣的未知而令我注意吧?所以我也才認定老人是這部作品的男主角。
題外話,關於大男人主義這東西,早在聖經上就有記載。舊約‧創世紀裡夏娃受到誘惑食用禁果,讓人類背負原罪,在耶和華對兩人審判的內容中提到了妻子必須接受丈夫的管轄,這應該是最早的男女不平等吧?聖經中的「女性是人類受苦的根源」影響西方很深。女權主義一直到十七世紀得以產生,十八世紀才開始有女權運動,解開了千年的枷鎖。
2006年5月28日
2006年5月27日
2006年5月22日
門板
結束生命需要一點勇氣
還有一種絕望
愚蠢的人們
別急著嘲笑自殺者
口中的懦弱只是你虛偽的笑容
世界不會給他機會,也沒有給他機會
沒有人會扶起他傷殘的心靈
只有嘲笑的聲音
也許事情沒有想像中的糟糕
但是世界沒有給他機會
你也沒有
所以他抗議
用他的命
笑吧!盡量的笑吧!
你們只是比較幸運而已
比起他們來說,只是比較幸運而已
有人懷抱著感激活著
有人則帶著怨恨死去
有人為了明天而努力
有人只會今天而歡娛
當然,也有人用文字紀錄生命
用文字弔祭自己
還有一種絕望
愚蠢的人們
別急著嘲笑自殺者
口中的懦弱只是你虛偽的笑容
世界不會給他機會,也沒有給他機會
沒有人會扶起他傷殘的心靈
只有嘲笑的聲音
也許事情沒有想像中的糟糕
但是世界沒有給他機會
你也沒有
所以他抗議
用他的命
笑吧!盡量的笑吧!
你們只是比較幸運而已
比起他們來說,只是比較幸運而已
有人懷抱著感激活著
有人則帶著怨恨死去
有人為了明天而努力
有人只會今天而歡娛
當然,也有人用文字紀錄生命
用文字弔祭自己
牢騷
很久沒有寫這東西
不是我懶
只是盡量讓自己不去想
這裡頭所紀錄的
大多都不是比較開心的我
最近讓自己放空
過得糜爛點
好不去想那些煩人卻又不可避免的事物
期末也近了
已經有兩科宣告死當
不管
已死的不可改變
在考慮下學期的問題
打算搬出去住
打算很久
但是我不想租套房
一是消費太多
雖然我不愛工作
但是缺錢我還是會乖乖去幹
所以要避免高開銷
二是我討厭寂寞
我不是很黏人
但是沒有人作伴是真的很難過
記得去年跟健豪徹夜長談
就算隔天上課,照聊不誤
只是朋友不多
我也無意干涉他人決定
所以這問題就放給時間吧
在這之前,跟考完的阿信聊了一會
我跟他提想辦同學會的念頭
其實我已經想很久了
只是諸事纏身,不方便籌辦
我是很重朋友的人
不信的可以去問阿信
我跟他交陪了多年
每天固定聚餐還是我發起的
雖然是習慣成自然
不過話說同學會這東西
如果是我籌備的話,通常下場都不怎麼樣
我經手過兩次
一次是到平溪、九份兩天一夜
當然,那一夜大部分的人都走了
雖然他們說沒關係,但是我頗在意的
那場的確是有點差
第二次是我與阿伯聯手
這次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吃飯從三十個剩下八個
還是我平常就有聯絡的人
這問題在哪裡?
價格
五百喊貴?
阿信跟我說一千他都接受耶!
一樣都是十九歲,一樣都是打工生活
為什麼想法差那麼多?
因為打工所以要省?
我聽他在虎濫!
化妝品、衣服、褲子、鞋子都下手不心軟(不單指女性)
你跟我說省?
再者,要便宜、要好玩
你怎麼自己不辦?
我們來準備又沒人配合
算了,過去了
有了以上兩次經驗,我在考慮這一次的失敗率
也許會有挫折
但是應該會舉行
我想見他們
不是我懶
只是盡量讓自己不去想
這裡頭所紀錄的
大多都不是比較開心的我
最近讓自己放空
過得糜爛點
好不去想那些煩人卻又不可避免的事物
期末也近了
已經有兩科宣告死當
不管
已死的不可改變
在考慮下學期的問題
打算搬出去住
打算很久
但是我不想租套房
一是消費太多
雖然我不愛工作
但是缺錢我還是會乖乖去幹
所以要避免高開銷
二是我討厭寂寞
我不是很黏人
但是沒有人作伴是真的很難過
記得去年跟健豪徹夜長談
就算隔天上課,照聊不誤
只是朋友不多
我也無意干涉他人決定
所以這問題就放給時間吧
在這之前,跟考完的阿信聊了一會
我跟他提想辦同學會的念頭
其實我已經想很久了
只是諸事纏身,不方便籌辦
我是很重朋友的人
不信的可以去問阿信
我跟他交陪了多年
每天固定聚餐還是我發起的
雖然是習慣成自然
不過話說同學會這東西
如果是我籌備的話,通常下場都不怎麼樣
我經手過兩次
一次是到平溪、九份兩天一夜
當然,那一夜大部分的人都走了
雖然他們說沒關係,但是我頗在意的
那場的確是有點差
第二次是我與阿伯聯手
這次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吃飯從三十個剩下八個
還是我平常就有聯絡的人
這問題在哪裡?
價格
五百喊貴?
阿信跟我說一千他都接受耶!
一樣都是十九歲,一樣都是打工生活
為什麼想法差那麼多?
因為打工所以要省?
我聽他在虎濫!
化妝品、衣服、褲子、鞋子都下手不心軟(不單指女性)
你跟我說省?
再者,要便宜、要好玩
你怎麼自己不辦?
我們來準備又沒人配合
算了,過去了
有了以上兩次經驗,我在考慮這一次的失敗率
也許會有挫折
但是應該會舉行
我想見他們
2006年5月17日
2006年5月8日
2006年5月7日
2006年5月3日
詩論
別以為隨隨便便寫幾個很有感覺的字
組合幾個好像唯美的詞
用一堆不知道哪裡來的情感
你就會是個詩人或者作家
我其實不太喜歡在網路上跟人討論文學這東西
真正的高手太少,而網路上更是少之又少
我自己都不敢說我已經是個半調子了
近來觀察了網路的文學作品(非BBS)
是一般論壇裡的文學版
老實說,我感到很失望
文學普遍是好事,但絕非氾濫
詩版一堆不知道還是歌詞還是散文的詩
看得我頻頻搖頭
雖然我本身並不是很厲害的寫手
但我是真的很認真的在學,也很努力的在學
只是那網路文學的水平真的讓我不敢恭維
創作者不乏現在的莘莘學子
國中、高中不在話下
而我卻發現,台灣的中文程度真的是有在下降
莫論年紀,那是一種世俗觀念
就我的觀點來看,在那所謂的「詩」
我連稱它為「散文詩」都沒有勇氣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再三的觀看自己所寫的文章
是否有請教前輩技巧、重點
或是有閱讀、觀摩,模仿前人的作品
我猜想是沒有
所以呈現出的文章,顯得非常的低俗
不像是一個學習中,或者是學習過的寫手所創作出的
反而是有種只是想引人注意的想法浮現在其中
如果沒有天份,做人就要乖乖認命
別想三言兩語就騙得別人的喝采
文學的世界很大
唯有不斷反省、學習,才能有更出色的文筆
以上,個人不負責任打字
組合幾個好像唯美的詞
用一堆不知道哪裡來的情感
你就會是個詩人或者作家
我其實不太喜歡在網路上跟人討論文學這東西
真正的高手太少,而網路上更是少之又少
我自己都不敢說我已經是個半調子了
近來觀察了網路的文學作品(非BBS)
是一般論壇裡的文學版
老實說,我感到很失望
文學普遍是好事,但絕非氾濫
詩版一堆不知道還是歌詞還是散文的詩
看得我頻頻搖頭
雖然我本身並不是很厲害的寫手
但我是真的很認真的在學,也很努力的在學
只是那網路文學的水平真的讓我不敢恭維
創作者不乏現在的莘莘學子
國中、高中不在話下
而我卻發現,台灣的中文程度真的是有在下降
莫論年紀,那是一種世俗觀念
就我的觀點來看,在那所謂的「詩」
我連稱它為「散文詩」都沒有勇氣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再三的觀看自己所寫的文章
是否有請教前輩技巧、重點
或是有閱讀、觀摩,模仿前人的作品
我猜想是沒有
所以呈現出的文章,顯得非常的低俗
不像是一個學習中,或者是學習過的寫手所創作出的
反而是有種只是想引人注意的想法浮現在其中
如果沒有天份,做人就要乖乖認命
別想三言兩語就騙得別人的喝采
文學的世界很大
唯有不斷反省、學習,才能有更出色的文筆
以上,個人不負責任打字
訂閱:
文章 (Atom)